歡迎訪問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!

歡迎,請登錄 傳真:0635-8336665 24H電話:0635-8681234
綜合 人氣
共7964條結果
  • 長樂村戰(zhàn)斗紀念碑

    長治市武鄉(xiāng)縣城東45公里處監(jiān)漳鄉(xiāng)的長樂村,是抗戰(zhàn)時期我八路軍主力粉碎日寇對太行山根據地實行“九路圍攻”的主要戰(zhàn)場。1938年春天日軍調集重兵30OOO余人,由博愛、邯鄲、邢臺、石家莊、陽泉、榆次、太谷、沁縣、長治等地分九路對我晉東南地區(qū)革命根據地進行圍攻,妄圖在遼縣、武鄉(xiāng)、榆社一帶消滅我八路軍主力,摧毀我初創(chuàng)的太行抗日根據地。

    [歷史遺產]

  • 北齊石刻造像

    北齊石刻造像位于武鄉(xiāng)縣城西北35公里處的北良候村,石刻為佛教創(chuàng)始人釋迦牟尼的立體造像。石像高3.9米,腰圍2米,手長40厘米,背北面南,立于50厘米高的石雕蓮花座上。石像刻線明顯,披巾搭胸,細腰束帶。雕線棱角分明,刀法洗煉,在個體石像中甚為罕見,為我國古代石雕珍品?,F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
    [歷史遺產]

  • 羊腸坂

    古羊腸坂在豫西北與晉東南接壤的南太行山中,東經112°54′,北緯35°10′。南口懷州(今沁陽市),北口潞州(今山西晉城)。從沁陽西萬、山王莊呈人字形入山,到常平匯交呈之字形北上,古稱“羊腸坂八百盤”。羊腸坂是古代太行五陘之一的太行陘,又名太行道。它盤旋在海拔200至940米之間,長45公里。峰巒疊嶂,溝谷縱橫,懸峭屏連。在古代,這條坂道是古柏參天,虎豹攔路,陰森恐懼。

    [名勝古跡]

  • 分水嶺古墓群

    分水嶺古墓群位于長治市區(qū)北端的分水嶺一帶,是古代的一個墓群。畝墓中的文物古跡,為研究長治的古代歷史和文化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。1957年以來,市博物館配合山西中文物部門對分水嶺的占墓群進行了有計劃的發(fā)掘清理?,F巳發(fā)掘清理春秋、戰(zhàn)園、漢代及其以后的墓葬270多座,出土了大批石器、青銅器、玉器、陶器、瓷器、琉璃器、銅器、鐵器等數千件,其中有禮器、樂器、兵器、車馬器、裝飾器等珍貴文物。

    [陵園古墓]

  • 石評梅故居

    石評梅故居是一座清代民居建筑,坐東朝西,占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,建筑面積約700平方米,由前院、里院和偏院組成。前院有倒座、照壁和大門;里院有正房及南北廂房;偏院有三間二層小木樓一座,曰“棲云閣”,為石評梅居住的“繡樓”。石評梅在此居住生活期間,創(chuàng)作了《素心》、《歸乘》等散文名篇。

    [名人故里]

  • 紫團山

    紫團山,海撥1500米,面積約150平方公里,整個山峰蒼松翠柏,山巒起伏,形狀奇異,或刻削如利劍、或怒涌如云團、或纖秀如美女、或姐侯如老翁。站立山頂之上,早觀噴薄之日出,好似從崇山峻嶺中托出的炎炎紅球,與海邊觀日出不同,另是一翻景象;傍晚看日落,可見萬道晚霞紅似火,別有趣味。一條新開的公路盤旋山腰,乘車行至其間,上看株株松柏映人眼簾,蒼勁挺拔,郁郁蔥蔥,下觀條條山澗盡收眼底,懸崖峭壁,驚心動魄。

    [名山奇峰]

  • 仙堂山

    仙堂山在襄垣縣城北25公里處的強計鄉(xiāng)境內,因建于半山腰的仙堂寺而得名。該山原名仙堂盛景“九龍山”,主峰海拔1700米,方圓20余平方公里。登高眺望,重巒疊嶂,云霧彌漫,如九龍匯集。仙堂寺古樸莊重,雄偉壯觀,鑲嵌在半山腰上,寺側獨秀峰(翠微峰)突兀于群山之中。仙堂山十分秀美,秀美得像是一位躲藏在大山深閨中嬌媚怕羞的少婦。黎城的廣志山,使人感到一種男性的陽剛氣概,仙堂山則使人覺得猶如投進母性的懷抱。

    [名山奇峰]

  • 東南亞·越南·芽莊

    芽莊市位于越南中部沿海地區(qū)的興和省,是越南眾多濱海城市當中一個較為僻靜的海邊小城市,與海上七大奇觀的下龍灣相比較,芽莊的恬靜內斂漸漸受到更多外國游客的關注。 越南南中部港市,慶和省省會。位于丐河口南岸,人口50萬人(2012),古代建為城堡,附近福海地區(qū)為重要文化遺址,河口外有島嶼作屏障。

    [城市風光]

  • 東南亞·越南·峴港

    峴港,舊稱“土倫”,又稱“訖饅”。越南中部港口城市,廣南—峴港省首府。在韓江曰左岸,北臨觀港灣。位于越南中部,北連順化、南接芽莊。背靠五行山,東北有山茶半島作屏障,海灣呈馬蹄形,港闊水深,形勢險要,為天然良港。

    [城市風光]

  • 東南亞·越南·諒山

    諒山,位于直面中國廣西的越南北部,北距中越邊境18公里,南距越南首都河內130公里。諒山以北,是層巒起伏、叢林密布的越北山地;諒山以南,是稻田縱橫、水網密布的北部平原。有公路、鐵路縱貫諒山,北可達中越邊境,南則直通河內 諒山不僅是越北的交通樞紐,更是首都河內的屏障門戶。

    [城市風光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