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訪問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!

歡迎,請登錄 傳真:0635-8336665 24H電話:0635-8681234
綜合 人氣
共7964條結果
  • 道山亭

    道山亭是程師孟所建,并約請他的前任、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,作《道山亭記》,記述了烏山風景和福州面貌、風土民俗。道山亭旁有篆刻“天章臺”。元朝薩都刺曾在此吟成《天章臺上晚酌》一詩。道山亭之東有兩塊奇石。

    [宮殿樓閣]

  • 龍頭泉

     龍頭泉始建于元朝延祐二年(1315年)。傳說喝水巖泉水改道后,從這里石壁中噴出,后人把這股水引入石制的龍頭嘴,龍頭之下裝上一座輪機和掛一個小鐘,龍 頭吐水,這股水沖向輪機使之轉動,并帶動鐘鳴。

    [名山奇峰]

  • 宮巷

    宮巷,福建福州“三坊七巷”中“七巷”之一,舊名仙居,以巷中有紫極宮得名,是當今福州保護的最完整的古巷坊。巷內有清代建筑13幢。其中,有清兩江總督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,林則徐之子林聰彝,清海軍總長劉冠雄等近代名人居住為多。

    [名勝古跡]

  • 郎官巷

    郎官巷;為三坊七巷之一,在楊橋巷南,南后街的東側,巷的東頭通福州市內鬧區(qū)八一七北路東街口。郎官巷也是宋代就有的坊埠,因宋劉濤居此,子孫數世皆為郎官,故名。宋代詩人陳烈,清代名人嚴復的故居也坐落巷內。郎官巷西頭巷口立有牌坊,坊柱上有副對聯:“譯著輝煌,今日猶傳嚴復宅;門庭鼎盛,后人遠溯劉濤居?!?/p>

    [名勝古跡]

  • 福州狀元峰

    護國禪院之后的狀元峰,相傳因宋狀元陳誠之在此讀書而得名。附近有許多摩崖石刻,石刻被古榕樹根奇妙地包圍著,形成橢園型的大鏡面。附近有六鰲古跡:攬鰲亭、倚鰲軒、應鰲石、接鰲門、步鰲坡、聳鰲峰。位于福州市區(qū)東南五一廣場北側。戰(zhàn)國時期有于越族居此,故名。 相傳漢代有臨川何氏九兄弟在此山修仙煉丹,又名九仙山。最高處海 拔58.6米,是為鰲頂峰.后因宋代福州人陳誠在此讀書中了狀元,故又稱狀元峰。

    [名山奇峰]

  • 魯土司衙門

    自明代起連城成為魯土司政權中心,也成為西北地區(qū)甘青交接地帶的一個重鎮(zhèn)。魯土司以連城為中心,覆蓋甘青多個縣區(qū),管轄面積達9000平方公里。歷代土司苦心經營,治理此地,為明清王朝立下了赫赫戰(zhàn)功,為西北邊陲的安定和民族團結做出了一定的貢獻。

    [歷史遺產]

  • 千佛陶塔

    陶塔位于涌泉寺門前兩側。該對陶瓷千佛塔,高6.83米,于1972年從福州南郊龍瑞寺移來,用作鎮(zhèn)寺之寶。它是宋元豐五年(1082年)用陶土分層燒造,然后拼合累疊而成的。此類以陶燒造的寶塔,在國內十分罕見。該對陶塔,東邊的稱“莊嚴劫千佛寶塔”,西邊的稱“賢劫千佛寶塔”。兩塔形式相同,均為八角九層,每座塔壁均貼有雕塑佛像1078尊,八角塔檐上有四方佛72尊,懸掛陶制塔鈴72枚。石砌塔座刻有金剛力士、蓮瓣、舞獅等,刻銘文記述建造時間和捐獻者以及造塔工匠的姓名。

    [宗教旅游]

  • 福州定光塔寺

    定光塔又名福州白塔,全名報恩定光多寶塔,矗立在于山西麓,與烏山烏塔遙遙相對。初建于唐天元年(904年),是閩王王審知為報父兄教養(yǎng)之恩而建。塔南有白塔寺,為宮殿式建筑。相傳開塔基時發(fā)現一顆寶珠,故名“定光多寶塔”。白塔原先是一座高41米的內砌磚軸、外圍木構的七層八角樓閣式磚木塔。外圍砌磚,內壁架木,七層八角,外敷白灰,故名白塔。是福州規(guī)模較大的一座古塔。

    [宗教旅游]

  • 沙漠森林公園

    于敦煌市西南80公里處的南湖林場附近,距陽關故址10公里。1993年開始,在原南湖林場基礎上,陸續(xù)建成了葡萄長廊、葡萄觀賞區(qū)、沙生植物園、動物園、游泳池、兒童娛樂場和南湖度假別墅。總面積16.65平方公里,已成為省級沙漠森林公園,

    [主題公園]

  • 于山碑廊

    位于于山天君殿旁東西檐下。1980年,市文物部門收集散見重要碑刻建立。有宋至清代石碑18方。其中有宋蔡襄書“劉蒙伯墓碣文”、南宋紹興“石敢當”、明張經撰“福州府四學新立學日記”、清林則徐撰“劉家鎮(zhèn)墓志銘”,及宣統(tǒng)二年(1910年)真神堂碑等。地理位置:于福州市區(qū)東南五一廣場北側,在九仙觀內于山九仙觀三清殿的兩側排列著不少的古石碑,每一塊碑都寂然無聲地臨墻而立,高低起伏,錯落有致,乍看上去冷冰冰地毫無生氣,可當你凝神注視,并詮釋了碑上的每個文字,你會慢慢發(fā)現,其實每一塊碑都是有生命的,歷史在碑文的時空長河里流淌,真相在隱諱的字里行間得以留存,它傳承了一段段燦爛輝煌的文化,見證了時間老人走過的每一個瞬間。我們要感謝相關文物部門,他們收集了流散在福州各處的宋元明清珍貴碑刻,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載必究!于1980年在此處設置了“于山碑廊”,形成福州獨有的文化長廊,廊頂的椽牙高啄,飛閣流丹,可以擋風雨,廊外的一圈簡易的鐵欄桿,有效地保護著每一塊古石碑。

    [名勝古跡]